“我去调查测绘一个好的地主大院,但如果旁边有一座殖民式住宅,现代设计齐全,我还是愿住在里边”。
1949年的新中国,亟待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建筑,用于恢复交通、开展工业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
当时国内的许多建筑师杏彩体育,很多人有欧美留学的经历,以范文照、杨廷宝、梁思成、童寯、陈植等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为代表,他们将现代建筑理念带回国内,并参与实践,设计了一批经济简洁的优秀中国现代建筑作品。如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上海曹杨新村、北京儿童医院等。
1953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大批苏联专家来华,不仅带来了设计、资金和设备,也带来了苏联的建筑理论。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苏联社会主义建筑口号与“自由、简洁”的西方现代建筑理念,两者在建筑界发生激烈的碰撞,此时中国的建筑设计出现了混沌时期。
全国建筑界缺乏一个经常联系和交换意见的学术机构,团结与组织建筑界的力量,发挥建筑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适应国家建设的要求。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建筑学会在1953年应运而生。成立大会由时任建工部副部长周荣鑫主持。会议推选周荣鑫为学会首届理事长,梁思成、杏彩体育注册登录官网杨廷宝任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就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和思想分歧进行讨论,林徽因在会上直言不讳地道出建筑功能与审美观的矛盾。文化部副部长周扬指出,人类不能永远停留在童年,历史上的艺术有它的时代性,过去即使是好的东西,但也是旧的。
最后,周荣鑫对大会进行总结,他承认建筑是艺术,肯定民族形式,但明确强调要满足人民的需要,鼓励大胆创作,在当时情况下,包容了各方面的见解。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学会一开始就审慎地、积极地团结分散的、不同学术见解的建筑师群体杏彩体育,交流各方意见,进行学术讨论,为学会以后的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4年,在梁思成、汪季琦等人的努力下《建筑学报》创刊出版。从此,《建筑学报》成为全国建筑工作者探讨艺术和技术问题,开展辩论、交流学术经验的平台,深受几代建筑工作者的热爱与好评。至今学报已出版600余期,成为最权威的学术刊物。
学会还组织了各种学术活动,1957年7月,为配合国家基础建设的全面开展和解决城市住宅急缺的问题,中国建筑学会开始组织举办首次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此后,学会连续主办了多次以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为主题的会议和设计展览,将学术研究和现实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的及时成立为参加当时唯一的国际建筑师组织创造了条件。当时从法国归来的华揽洪先生,接到好友国际建筑师协会秘书长瓦戈的邀请,希望中国建筑同行能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揽洪的积极促成下,中国建筑学会于1955年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并受邀出席在海牙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内第一个得到国际学术组织承认并受到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的学术团体,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打开了窗口和渠道。此后,外国建筑师陆续来华,包括波兰、东西德联合代表团、捷克,以及英国建筑学会主席等。
中国建筑学会于1989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此外,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美国建筑师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俄罗斯建筑师联盟、韩国建筑学会、匈牙利建筑学会、波兰建筑学会、中国香港建筑师学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建立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
现今,中国建筑学会下设10个工作委员会、27个分会、26个学术/专业委员会,拥有注册个人会员2.4万余人,注册团体会员超过1100个。除《建筑学报》外,学会还主办《建筑结构学报》《建筑实践》《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岩土工程学报》《亚洲建筑与建筑工程》等专业出版物,策划组织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建筑设计博览会、威海国际人居节等活动。中国建筑学会坚守“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助手、会员之家”办会方针,积极推动我国建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
[1]刘亦师.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现代建筑的发展[J].新建筑,2015.04
[2]邹德侬.大风大浪中的建筑进步——新中国建筑的第一个30年(1948-1978)[J].建筑学报,2009.09
[3]吴良镛.继往开来 自强不息——中国建筑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感言[J].建筑学报,2003.10